跳到主要內容

數位閱讀推動規劃

今天應邀花了一小時講數位閱讀,本來以為我只要對目前參加數位閱讀的20所學校提供相關的資訊,沒想到這一場來了近百人,而且有參加計畫與沒參加計畫的人大約一半一半,所以就有點難講囉!不過既然當初是接受團隊的邀請去授課,所以後來我還是決定以我之前規劃的內容為主來授課。講義下載
研習完後,承辦人員問我一個問題,她說:「老師,您認為推動數位閱讀最重要的是甚麼?」,我回答她說是:「訓練」。這種訓練包括了認知、情意、技能等方面,而且這種訓練一定要從生活應用面著手。另外,雖然我在課堂上講說,沒有必要我不想動android載具,可是當我周遭的人行動載具都使用android時,我就不得不研究android的相關應用,而且要將這些應用與這些目標使用者的使用行為緊緊結合,讓他們從生活逐漸將使用習慣轉移至工作上。

那我的目標使用者有哪些人呢?第一期目標使用者包括志工與教師
就認知面上我會希望老師與志工了解,他們身上用的行動裝置(不管是android或是iOS),只要善用都能發揮出相當強大的功能,如果老師與志工有此認知,它們便會思考怎麼善用身上的行動裝置(我不知道是不是過去的推動發生了效果,最近學校老師對於無線網路的需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願意將平板中的內容與學生分享)。

再就技術面上來說,基本的操作還是必須的,因此第一期的課程我們除了示範也實做了 youtube的下載、數位雜誌觀看、FLASH安裝以及apk的搜尋與應用。希望使用者能夠不只能認知到這些裝置可以發揮強大功能,更能夠逐漸熟練裝置的操作,以便於在日後引入其他課程時,可以省略基本操作的介紹。這一個課程可以參考這裡
不過在一個段落結束時我通常也會告訴他們,其實最好的方式是跨載具,不管你是用行動裝置,或是用pc,應該都要可以使用。這樣的通用型設計可以嘉惠更多的人,也可以讓學生的數位應用不會受到載具的限制。

認知與技能的東西並沒有辦法維持長久,因為人們會贊同你的意見,但是還是按照自己的邏輯做事,所以所謂的「情意」,更直接的說法應該就是認同後在內化成自己的思維。寫到這裡您應該可以清楚,這個很難完成,所以能夠說服多少人就說服多少人,跟你意見相左的人也無所謂,只要跟想法意見相同的人一起執行就好了,沒有必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改變真的需要時間,而且一定要等到一定的時間,所以小規模的推動也不錯,你也能給其他願意實驗的人更多的支持。

接著我們來說說進程吧!在寫這些進程之前,我必須告訴您,這是我們學校的經驗,您必須好好思考後,再依據自己的狀況轉化後變成您自己的經驗,跟著做失敗的機率很高,因為有很多細節並沒有辦法一一詳述。
我們學校推動的進程如下

1.設置數位圖書區-我用了八台pc,在圖書館一角成立一個數位圖書區,這一區學生的使用時間是閱讀課上課時,他們可以持借書證去借耳機,然後自己學習。當然我們也做了一些機制防止學生上網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不過最簡單的機制是透過座位的設計,讓學生的畫面在老師看得到的地方執行,這可以有效提醒學生這個電腦的用途。
2.舉辦志工研習-我們學校有故事斑馬志工,他們會去學校一些班級講故事。在志工的課程中我教會他們申請國資圖、北市圖和高市圖的借書證,並且使用數位資源。教會後,他們以往用紙本繪本講故事的方式就可以便得更加靈活。
.幫學生及教師辦證-國資圖可以集體辦證、高市圖可以請他們到學校辦證(不過僅限高雄市學校)、北市圖可以教學生自己申請。
4.提高教師數位閱讀相關課程-本學期會去上這課程,原則上課程和志工課程相仿,不過會多加一點點資料庫應用的東西。因為單純的電子書會有授權數限制,資料庫與flash的東西比較沒有,老師教課時也可以不用擔心教學素材借不到,老師教課時也可以不用擔心教學素材借不到單甚至可以提供給家中可以上網的學生回去練習。家中無法上網的呢?ㄟ!利用圖書室阿!
5.將圖書館應用列入資訊素養課程:這是同事給我的一點建議,相當好,我會在高年級慢慢加入這些課程。
……………………………………………………………………………………………..
以上是餵養數位資源的辦法,但是這是比較低層的閱讀。有機會的話我們會希望就此基礎發展出更高層認知以及可以讓學生產生後設認知的數位閱讀設計。但是我想那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做得出來的,也感謝一些朋友讓我去跟教育部閱讀教師對談,希望在那12小時的對談與實做後,我和擅長閱讀教學的教師可以找到我們之間共有的因式樹,將數位閱讀的輪廓更具體化,也讓紙本與數位閱讀能夠有匯流與互補的機會。(最後我要說這個計畫我打算玩三年,所以我沒有參加任何閱讀計畫,在那短的時間內要收成果,老師有壓力,我也有,這樣就做得不快樂了阿!)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教學好幫手-圓剛無線麥克風介紹

你教學時會用麥克風嗎?我會,而且我習慣使用無線麥克風,因為我的教學中有分組,我常常必須到各組去指導學生,有時候也會讓學生發言,所以我需要一組可以在教室到處走動時使用的麥克風。 而且身為一個實作課程的老師(我上的是資訊課),我更需要可以隨時讓我空出雙手的麥克風。這樣子才不會在操作時因為放下麥克風而使得自己的音量太小,讓較遠的學生無法聽清楚。 在這種需求下,剛剛好有機會可以測試一組圓剛的產品,所以就來試試看吧! 一開始開箱時我就注意到這一支收音麥克風,麥克風的部分做得很精緻,感覺收音會很不錯。(後來發現收音真的不錯,即便是用領夾,也不用刻意靠近麥克風) 供電利用一般常見的 Micro USB,這樣很方便,就不用老要帶個很大的變壓器 電源啟動的靈敏性很高,一按下後幾乎馬上就能透過2.4G連線了。也可以在收音麥克風上直接調整音量 體型還蠻迷你的,夾在領子或是衣服上幾乎感受不到重量 再來看一眼整體造型吧!設計感真的不錯,雖然這種塑膠會有指紋沾附問題,不過還可以接受。 原廠也提供了頸帶,可以戴在脖子上,我試過效果還不錯,官方的建議麥克風距離嘴唇最好不要超過6英吋,確實在這個距離內的收音很不錯。 另外有個接收器,也是小小一個,造型精簡,只有開關、電源及音訊輸出端子 變壓器也是小小一個,插頭可以收折得很平整 音訊輸出線 因為無線麥克風使用2.4G,所以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把他跟AP放在一起啊!(我之前就是放在一起,結果老是會斷訊,還碎碎念了一番,結果是我自己搞錯,真的是很對不起啊!XD) 音訊線一頭接在 MIC OUT 一頭接在教室的擴音系統即可。我蠻喜歡這種設計的,因為在學校內可以帶到哪裡用到哪裡,也不用特別安裝甚麼。不過連接起來有點小雜音,在可忍受的範圍內,如果要降低雜音,我看要來處理一下我們的擴音系統啊! 另外一個比較困擾的就是無線麥克風走到喇叭下面會有尖銳聲音。這個問題的處理方式是調大音量的時候由擴音器上調整。果然這樣做了之後,尖銳聲音幾乎聽不見,不過你不要白目地在喇叭正下方講話啊!這樣子尖銳聲音便會再出現 連線速度超快,一旦開關的綠燈由閃爍到恆亮就表示連線了。我試過很多次幾乎都是打開收音麥克風的電源鍵後,就會立刻連線。至於連線...

在iPad上做電子書

http://list.ly/list/3QW-book-creation-on-the-ipad 我自己在iPad上試過,雖然沒有辦法做出很複雜的電子書,不過用來表達意思,增加理解也是夠了。我覺得可以適當跟閱讀結合的話,讓小孩子用數位說故事的方式來運用這些APP,應該會很不錯

023-Google Classroom-為何需要一個Gafe帳號

GAFE= 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因為諧音跟我喜歡的加菲貓很像,所以就用這一個囉! 為何需要一個GAFE的帳號呢?它和GMAIL帳號有什麼不同 一個GAFE帳號的基本配備大概如下,google+需要填入年齡資料才能使用 相片功能會綁Google+,點選Classroom就會進入教室 30G的網路空間 Google 雲端硬碟裡的線上文件功能 文件 簡報 表單 其他 其它 GAFE和Gmail最大的不同是它由學校管理,所以大量新增、管理以及做內部聯絡十分方便,不過功能上就沒有像完整的Gmail那麼齊全。 而且老師如果是為了使用Google Classroom而要去申請這個mail,那麼請注意 你的電子郵件”@”後面的英文網域要和學生一模一樣 不然……你開的教室是無法使用的(沒有學生的教室是在開心酸的嗎?) 而且學生的帳號也要加入 這些都要靠學校的網管大人了 另外也要幫忙檢查一下學生的照片上傳功能可不可以使用,這個很重要喔!因為學生的作業交照片的機率也是很高的阿!(學生如果沒有申請google+的話理論上是不能用相簿的) 不過勒!小學生未滿13歲,所以基本上是不能使用google+。那......要怎麼辦呢?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我們可以使用picasa,Google這個服務其實還沒關起來。你可以使用以下網址進入 http://picasaweb.google.com/ 在那裏就可以使用相簿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