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09 蛻變中的圖書館

去年我應邀到新北市校長研習分享公共圖書館的數位資源,研習結束後,我到了一所正在推動閱讀的學校做了短暫的分享。那時候,我詳細了闡述了我心中圖書館的風貌,也說明了如何在現有的圖書館中融入數位資源的作法,不過當時並沒有留下文字紀錄,剛剛好今天又想起這事,所以就來說說嘴吧!

「為什麼要把數位資源放進圖書館中呢?」,如果我們沒有深入去思考這個問題,那麼就可能只是為了科技而科技,所以我提出了三個面向


  1. 圖書的量:目前國教經費緊縮,而且相較於六都,有些縣市的購書經費更拮据。此外,有些學校所在位置十分不利於圖書的交換更新,所以可以透過數位化結合既有的圖書,有效的擴充圖書的量。在量的補充上,另外兩個重要的關鍵是速度與延續。我知道目前在一些競爭項目上我們跟中國來比較確實居於下風,但是如果說是公圖資源,中國還得加把勁才跟得上我們,既然政府放出要正視城鄉差距的風聲,閱讀是一個基礎也很好執行的點。因為只要中央(例如國資圖)的書籍更新了,使用者也能同步接收到最新的書籍,這是速度上的優勢。至於延續部分,我認為邁向一個進步國家,全民閱讀習慣與自學習慣的建立應該是一個國家需要延續不輟的重要教育政策,所以在閱讀資源的建立應該統一由國家建置,讓實體與數位虛擬閱讀資源並進。
  2. 圖書的質:這裡的質講述的概念不全然是品質,反倒可以從呈現的形式、功能來思考。透過數位圖書資源的引入可以豐富目前圖書館館藏的樣貌,也可以提供更多功能性的使用選擇,我簡單說明如下。
    1. 形式:現有圖書館
      1. 多半以書籍形式出現
      2. 少數提供多媒體光碟,但是使用率不高,主要仍是以書籍為借閱主體
    2. 形式:數位圖書館
      1. 電子書
      2. 整合多媒體
    3. 功能
      1. 資料庫應用
        1. 檢索
          1. 搜尋:快速找尋,少數期刊提供電子全文下載,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題研究全文資料庫。
          2. 比對:多期別,單一關鍵字
        2. 學習與測驗
            1. 語言資料庫可以依據自我語言能力選擇學習內容
        3. 學習
            1. 音樂資料庫
  3. 閱讀行為的改變:不同世代的閱讀行為還是有差異的,但是基礎上,我們應該可以同意,紙本閱讀目前仍是不同世代基本的交集。而在紙本閱讀之上,新世代的生活環境中疊加了更多的多媒體體驗及網路媒體的閱讀。所以在圖書館中適當引入相關的資源應該也是可以嘗試的方向。而且,很多數位資源的引入未必會永遠朝向數位媒體的使用。一篇很棒的TED演講,或許會讓你找尋演講中提到的書籍、藝術品,透過傳統的閱讀方式,用五感與之接觸。而且我最近很喜歡的例子是在日劇「重版出來」中,他們有感於紙本出版的式微,想要做出一些扭轉,因此就訴諸情感,將原有的紙本漫畫先電子化,當感情的因素加入閱讀的選擇時,再出版紙本,達成以數位帶動紙本閱讀的希望,這也是個很棒的例子。
所以,我自己對數位科技在未來圖書館的應用中扮演的角色簡單的整理如下
  1. 改變傳遞的速度與數量
  2. 行銷內容,有效讓紙本與數位結合
  3. 提供不同閱讀行為讀者選擇的機會
  4. 提供更多由科技建立的個別化功能選項
總之,我個人覺得既然是一個公眾圖書館,不管是學校圖書館或是區域性的圖書館,我們都必須與時俱進,考慮到使用者的需求,盡可能提供各種可以應用的資源,這樣也算達到我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容易」二字了。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教學好幫手-圓剛無線麥克風介紹

你教學時會用麥克風嗎?我會,而且我習慣使用無線麥克風,因為我的教學中有分組,我常常必須到各組去指導學生,有時候也會讓學生發言,所以我需要一組可以在教室到處走動時使用的麥克風。 而且身為一個實作課程的老師(我上的是資訊課),我更需要可以隨時讓我空出雙手的麥克風。這樣子才不會在操作時因為放下麥克風而使得自己的音量太小,讓較遠的學生無法聽清楚。 在這種需求下,剛剛好有機會可以測試一組圓剛的產品,所以就來試試看吧! 一開始開箱時我就注意到這一支收音麥克風,麥克風的部分做得很精緻,感覺收音會很不錯。(後來發現收音真的不錯,即便是用領夾,也不用刻意靠近麥克風) 供電利用一般常見的 Micro USB,這樣很方便,就不用老要帶個很大的變壓器 電源啟動的靈敏性很高,一按下後幾乎馬上就能透過2.4G連線了。也可以在收音麥克風上直接調整音量 體型還蠻迷你的,夾在領子或是衣服上幾乎感受不到重量 再來看一眼整體造型吧!設計感真的不錯,雖然這種塑膠會有指紋沾附問題,不過還可以接受。 原廠也提供了頸帶,可以戴在脖子上,我試過效果還不錯,官方的建議麥克風距離嘴唇最好不要超過6英吋,確實在這個距離內的收音很不錯。 另外有個接收器,也是小小一個,造型精簡,只有開關、電源及音訊輸出端子 變壓器也是小小一個,插頭可以收折得很平整 音訊輸出線 因為無線麥克風使用2.4G,所以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把他跟AP放在一起啊!(我之前就是放在一起,結果老是會斷訊,還碎碎念了一番,結果是我自己搞錯,真的是很對不起啊!XD) 音訊線一頭接在 MIC OUT 一頭接在教室的擴音系統即可。我蠻喜歡這種設計的,因為在學校內可以帶到哪裡用到哪裡,也不用特別安裝甚麼。不過連接起來有點小雜音,在可忍受的範圍內,如果要降低雜音,我看要來處理一下我們的擴音系統啊! 另外一個比較困擾的就是無線麥克風走到喇叭下面會有尖銳聲音。這個問題的處理方式是調大音量的時候由擴音器上調整。果然這樣做了之後,尖銳聲音幾乎聽不見,不過你不要白目地在喇叭正下方講話啊!這樣子尖銳聲音便會再出現 連線速度超快,一旦開關的綠燈由閃爍到恆亮就表示連線了。我試過很多次幾乎都是打開收音麥克風的電源鍵後,就會立刻連線。至於連線...

在iPad上做電子書

http://list.ly/list/3QW-book-creation-on-the-ipad 我自己在iPad上試過,雖然沒有辦法做出很複雜的電子書,不過用來表達意思,增加理解也是夠了。我覺得可以適當跟閱讀結合的話,讓小孩子用數位說故事的方式來運用這些APP,應該會很不錯

023-Google Classroom-為何需要一個Gafe帳號

GAFE= 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因為諧音跟我喜歡的加菲貓很像,所以就用這一個囉! 為何需要一個GAFE的帳號呢?它和GMAIL帳號有什麼不同 一個GAFE帳號的基本配備大概如下,google+需要填入年齡資料才能使用 相片功能會綁Google+,點選Classroom就會進入教室 30G的網路空間 Google 雲端硬碟裡的線上文件功能 文件 簡報 表單 其他 其它 GAFE和Gmail最大的不同是它由學校管理,所以大量新增、管理以及做內部聯絡十分方便,不過功能上就沒有像完整的Gmail那麼齊全。 而且老師如果是為了使用Google Classroom而要去申請這個mail,那麼請注意 你的電子郵件”@”後面的英文網域要和學生一模一樣 不然……你開的教室是無法使用的(沒有學生的教室是在開心酸的嗎?) 而且學生的帳號也要加入 這些都要靠學校的網管大人了 另外也要幫忙檢查一下學生的照片上傳功能可不可以使用,這個很重要喔!因為學生的作業交照片的機率也是很高的阿!(學生如果沒有申請google+的話理論上是不能用相簿的) 不過勒!小學生未滿13歲,所以基本上是不能使用google+。那......要怎麼辦呢?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我們可以使用picasa,Google這個服務其實還沒關起來。你可以使用以下網址進入 http://picasaweb.google.com/ 在那裏就可以使用相簿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