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116 3D印表機的課程規劃-設計思考

我在很早之前就接觸過3D印表機了,但是不知道要怎麼放入課程中,所以雖然有摸過,但是卻從沒有購置的念頭。在做功課的過程中,接觸了很多朋友,他們3D印表機的應用大概如下 放入視藝課程,做造型設計 放入資訊課程,練習3D構圖 放入MAKER課程,自己打造零件 放入生態課程,也可以自己設計教具 其他 那我呢?我用3D印表機幹嘛?因為一直找不到解答,所以也就將它按著不理。但是在那之前,我一直很喜歡教導思考的課程,目前已經實踐的有運算思維,我已經教過兩輪學生。還有一個是設計思維,這個一直不敢動手,雖然知道它很生活,各種領域都可以用,也不會因為你的邏輯概念差就被卡住。但是......它很難上。在網路上有很多團體有釋放出教學資料,例如 IDEO 便編寫了一本給老師參考的手冊。有是一回事,能不能上又是另外一回事,要將資料轉化成符合文化背景、適齡、適性,又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早上,早起做單調動作(因為很單調,所以就會去提取訊息)的運動時,想到了是不是可以把設計思維跟3D印表機結合在一起?那參考資料呢?剛好我手邊有很多設計師講設計的書,應該可以拿來應用。 其中我最推薦的是佐藤大的書 「!」的設計:設計鬼才佐藤大的10個創意關鍵字 ウラからのぞけばオモテが見える 佐藤オオキ nendo 10の思考法と行動術 因為在這本書中,他就像講故事般引導讀者慢慢拆解設計。裡面還有好多好例子,例如湯匙的設計,除了湯匙本身的功能之外,加入藝術成分 在插座旁邊,加入兩個鹿角,就可以把手機擺上去,不用擺地上 喝茶時玩興一來,壺蓋就是陀螺 怎麼樣?都是些很有趣的設計吧!而且都可以用3D印表機做出來。佐藤大在書裡也提供了他思考的歷程,如何解構、聚集、收斂、重塑.......,看起來比故事還精采啊! 回到設計思維的課程來,這個不就是我們要的嗎?在生活中「多觀察」、「多發想」,現在還加了一個3D印表機,我們可以加一項「多執行」,這樣的課程就是我要的,也對它產生更多歸屬感。 而且最近有些感嘆,公家單位的錢不好用,也會干擾我教學。成果、管考、一堆配合活動,心力花太多在上面了,沒那種精力陪它玩。所以如果學校沒預算,我們也可以用簡單的原型設計概念上,紙板、黏土,照樣可以玩個不插電的設計思維課程阿!不過自己...

115 我用服務但是絕不會被服務綁架

這學期跟學生上google服務應用。開宗明義的說:「我熱愛google服務,但是不會因此被它綁架」。如果一個工作者只會用一套服務完成工作,那萬一這套服務掛了(google也關掉很多應用過),不就完了。所以可以使用服務,但是要做好配套。 因此今天就試著做一個小實驗,用OUTLOOK程式來取代google行事曆、電子郵件軟體。這個實驗的目標是將目前google的應用與我的office365應用合併,必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切換,其實也在試探可不可以把google服務整合到office 365去 設定outlook app時我傻了,它竟然預設使用者用google服務,我得要點選「不是google」來切換,真是打不過他,就加入他,可是google也要小心被蠶食鯨吞阿! 點選變更帳戶提供者 改回office365後搞定,後來我又將google帳號也加入了,因為要試著整合用看看 測試過後。發現電子郵件OK、行事曆OK(不過要手動選擇要顯示哪些行事曆)、通訊錄OK!(要去google聯絡人會出)、電子郵件夾檔OK(可以用GD和我目前用的ONEDRIVE),而且......一個APP搞定 結語:雖然介面上需要花點時間習慣,不過初步測試這樣用還蠻順的,過一段日子再來心得報告。

114宅夫的數位購物

因為老婆工作很忙,所以我也會分攤一些家務。在這些家務中我最喜歡的是洗衣服,整理好衣服放下洗衣機,倒入我喜歡的PERSIL,30分鐘後就可以去曬衣服囉!曬衣服更是好物阿!單一動作時可以提取很多以前腦部暫存的訊息(各位主婦可以用這一點叫老公去曬衣服),而且收衣服時如果剛好是陽光燦爛的下午,衣物上陽光的氣息更是讓人身心舒暢。 但是最近宅夫的困擾是,塑膠的衣架和衣夾禁不住陽光摧殘,脆化了......。為求一勞永逸,下定決心改用金屬製品。趁著去全聯購物時就去看看,瞎毀....鋁合金+塑膠夾要兩百多,你以為我們賺錢很容易嗎?當下決定拒買,上網查查去 上網第一個路標通常就是PCHOME了,如果沒有價差或是價差不多,我會選擇PCHOME,因為他的運送服務和速度真的很好,看到這一組不錯,而且全部都是不銹鋼 ,不過299啊!頓一下,往下個路標去 下個路標就是FINDPRICE 找到了,同廠牌,199 ,不過是圓的。同樣是20夾,管你是圓是扁,進去看看 進去之後發現,果然方形的也是.......199,正要下單之時,想說看看有沒有特惠組合。一家四口光是襪子的產量就很多,最少要40夾以上阿! 感動了,有2入 326的價格阿!(不過還是提醒大家,用得到的再買,不要意氣用事),瞬間省了(598-326)=272元。不過因為要490免運費,所以又買了剛好缺的一條Lightning傳輸線,搞定。 其實這個方法未必能找到「最」便宜的產品組,但是能夠花少少時間省一點還是不錯滴,推薦給主婦使用。

113從國中生的英語學習說說公圖資源的應用-電子書篇

女兒最近剛升國中,一開學總是有一堆拉拉雜雜的東西要買。有一天,我在琳瑯滿目的繳費單項目中發現有一項「大家說英語」的購買選項。問了女兒後才知道這是英語老師拿來做課堂的補充教材,希望每個同學都可以購買,讓自己的學習素材更多元。對於老師的用心我真的很感謝,不過我也想到「在國中生的英語學習上,是不是還有一些資源可以讓老師、學生作為補充教材的呢?」 其實是有的,而且還有很多。從分類上來說,可以分為「單向學習」與「雙向互動」(人機),或者是分為「電子書」、「資料庫」、「線上網站」。既然小孩用的是「大家說英語」雜誌,那我就先從電子書的部份來談談可以提供給國中生(其實國小也有啦!但是我的小孩不在這個學習階段,所以不在討論範圍)的閱讀資源。 其實各縣市圖書館或多或少都有電子書的服務,所以你可以去你們縣市的圖書館找看看有沒有電子雜誌可以借,如果沒有,或是資源不夠充足的話,那你可以跟我一樣線上申辦北市圖的借書證,就可以使用北市圖的電子書資源。而且北市圖的電子資源很多為了怕大家剛入們就被滿坑滿谷的電子書資源淹沒了,所以這一次的電子書介紹我只介紹Hyread凌網的電子書,只要會使用一家的電子書,其他家電子書供應商的應用也是大同小異。 接著我用我的平板來做示範,首先開啟北市圖凌網電子書的界面,接著先點選一下電子書中的「語言學習」類別,大概有3千多本書,不過因為沒有特別做分類,所以可能要稍微篩選一下。   你可以用他的細項再簡單的依據語言、用途做一下篩選 看完電子書我們來看一下雜誌類的「語言學習」類別,也有1000多本雜誌喔! 幾乎市面上常見的語言學習雜誌都可以看得到 如果要找尋特定雜誌可以用搜尋的方式,例如我要找我女兒需要用的「大家說英語」 可以看到期別非常完整,而且我認為英語雜誌也不較不會有過期的狀況出現,所以即便借不到當期雜誌,也可以先預約後看看之前的期別。更何況,除了「大家說英語」之外,多的是英語學習的雜誌啊! 另外現在的電子書早已非「吳下阿蒙」,在文件內加入聲音及影片檔輕而易舉。相對的,當你訂閱紙本雜誌時,如果你要播光碟,還得找台CD播放機器吧!那....誰比較便利呢。 OK!寫完囉!我寫這些東西沒有要取代既有雜誌的意思。而是想說,學習總會有很多條...

112自學的小實驗啟動

在暑假的時候,總是希望孩子的學習不要太落後。不要說可以先預習即將上的課程,只要不要將以往學過的內容忘掉就老天保佑囉!所以,漫長暑假中,我出了點功課給她做。一開始是每天都要玩半小時 egame 來複習英語單字,還有每天寫一篇從 子由 弄出來的夏日題本。雖然量不大,但是養成每天都會溫習一下功課及英語單字的習慣也還不錯。不過上了國一之後,子由的小學數學題庫就不適用了,因此我也將她的練習稍微轉換一下,轉到以「 均一 」「Pagamo」為主。 我的想法是透過均一可以學習一些課程概念,也可以練習一些題目,Pagamo則是作為針對特定版本學習之用。也因為要使用均一、Pagamo,我希望用一個單一的帳號就可以登入兩個服務,所以前幾天我就幫她申請了Gmail(需要電話認證),以後只要統一用Google認證就可以了。接下來,我就讓小孩在暑假中先看均一的影片後再練習均一的題目,等到開學確認教科書版本後再來做Pagamo的題庫。這兩樣東西都做了後再來觀察一下自學的效果如何,如果不如人意再來調整,這是我目前跟小孩討論過的學習規劃。

111 edshelf資源介紹

edshelf   會不定期介紹一些不錯的教學科技資源 有時候會有些置入行銷,不過自己稍微判斷一下應該可以判斷出來 這期介紹的內容我挑過的有 Socrative Teacher  當作引發學習動機用 把網路上看到的資料存到GD去 兩個CHROMEBOOK可以用的教師資源 1   2

110資訊科技+開放圖書館=學習不中斷

去年12月左右,因為台北市要取消統一的寒假作業,所以我便發表了一篇 「 那些年我的寒暑假作業經驗談 」,除了探討到寒暑假作業的形式之外,我也提到長假中一些弱勢的孩子可能因為學習的中斷,致使新學期學習接不上的狀況,特別是在漫長的暑假,這種現象稱為Summer Slide,如果你以這個字當關鍵字,應該可以在 google 找到滿坑滿谷的文章。 看到這樣的現象後,我們當然會想試著去解決問題。所以我就以我自己本身經歷過的輔導孩子經驗寫了一篇「 一個父親的「均一」之道 」,在文章裡面我說明了家長如何透過均一平台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對於有心且行有餘力想要陪伴孩子一起學習的家長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非常棒的資源。不過對於那些家庭功能不彰,或是家長每天忙於生計,根本抽不出時間來陪伴的孩子呢?我想,這應該就是學校需要協助的對象了。 我們可以將這類孩子分為可以自學的孩子,以及需要補救的孩子。可以自學的孩子,只要給予適當的素材和學習的工具,應該就可以自己學習了。所以我在去年暑假就寫了一篇「 暑假學習套餐-數學篇 」提供老師和家長參考,可以用電腦也可以用紙本(子由的測驗可以印出來),所以比較不會受到工具限制。至於需要教師協助補救教學的孩子,給予太多的功課有時候反而會有很多負擔,另外,基於適性學習原則,我們也應該提供不同的學習起點,讓學生在不同的基礎下,用自己的步伐成長。 今年暑假前,突然聽到國內兩大學習平台 均一 和 PAGAMO 也都思考到了類似的議題(Summer Learning Loss),推出一些學習活動來鼓勵孩子們在漫長的暑假中,除了玩樂,也能撥出一點時間為新學期的學習打好基礎,這真的是太棒了。 不過,對於家中可以使用電腦或是平板的孩子來說,只要家長認可,每天撥出一點時間來是沒問題的。 可是對於家中沒有電腦的孩子來說,工具的問題還蠻大的 。所以我就想著,如果學校有適當的人力可以協助(教師或是志工),那麼在哪個場所擺置電腦可以得到最大的效益呢?想著想著,就想到我曾經幫某基金會規劃偏鄉程式教育課程,規劃好了之後,其實我並不是很滿意。因為我想,一個基金會跋山涉水到了偏鄉,只教一個程式概念就回來未免太可惜。如果可以將基礎的數位閱讀加進去推廣的課程應該會更好。況且這個基金會工程師很多,如果可以順便將一些舊電腦整理好,讓圖書室除了可以借紙本書之外,還可以閱讀電子書,或是學習...